當人們來找我諮商時,他們通常一開始會有點緊張,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似乎有點兒不習慣向陌生人傾吐自己的心事。不過大多會在10到15分鐘之後就漸漸放鬆下來,進入後續的過程。
偶爾有人在過程中持續表現得焦慮不安。我若直接問道何以如此沈重?
而我對接下來要描述的這位客戶會有印象,並不是因為她看來特別緊張,而是她頑固地堅持某個信念,認為自己是個很壞的人,不值得去過快樂的生活。
這位張小姐因她的同事聽說過我,於是四個人決定一起來諮商,我還想說那肯定是忙碌的一天 , 結果這群活潑的輕熟女,讓整個過程輕鬆有趣極了。
當天最後一位進行把脈諮商的就是張小姐,從她談話的態度和手勢中反映出她是個極負自信、頗為成功的職業婦女,但在感情上卻認為自己不值得被愛,因而不快樂。
在一些前世中,她都是具有獨裁權威的男性,甚至曾為私利濫用權力,帶給他人極大痛苦。聽到這些經驗簡直有如一份宣判書,讓她更加確信自己過去是個壞人,因此註定了此生的不快樂。
這幾位從事保險業的女性,都做得相當成功,張小姐正是她們的上司。就工作面來說,她毫不懷疑自己的能力,同事也賦予她很高的評價(她不在場時,其中一個同事跟我說的)。42歲的她,仍未婚,正和一位有婦之夫交往,雖然她感到罪惡感,也知道這關係沒有未來,卻仍覺得這是她能夠期待的最好狀況。
其實,我們都有自己的毛病,(去問我太太關於我的毛病,她會列出一長串!)有些毛病我們知道,有些則毫不知情。
我諮商中的一個重點,就是要找到人們問題的根源,於是問題才能真正解除。
當我指出張小姐生活中任何一個需要改變的問題時,她都立即非常認同自己就是因此而得到此生的命運。也就是說;她把我的說明當做是對她邪惡天性的譴責,認為一切都已註定,無法改變。
這當然與我的觀點背道而馳。她的確有些問題,然而,我們誰不是如此?藉著把這些問題看清楚,看清楚它們的來源,並從中學習,這是生命中再自然不過的一部份,也是我們賴以成長的過程。
她的朋友們都能理解,也都能接受這些關於自身思想或行為中需要被進一步調整的種種洞見。唯獨張小姐因為太堅信自己的邪惡經歷,註定會帶給自己不幸,所以,我對她提出的一些建議 、 如何調整某些想法,直到諮商結束,我確定她都沒聽進去。
逐漸地她開始主動詢問要怎麼做才會帶來改變。這位在事業上成功自信的女性,儘管心底深處強烈地相信自己是個壞人而且無法改變,不過,顯然她對這個負面的信念仍有一絲存疑,否則她一開始就不會來找我,當然更不可能再度造訪。
我在進行諮商時,總會進入一種狀態;在那狀態裡我確信我所看到的就是「真相」,這個真相並不是指那些我準確看出的實情,或是那些來客生活中的全部細節。
這裡所說的「真相」,是一種純然的「知」,當中會升起一種圓滿的感受。不僅一切涵括其中,而且當中沒有任何一絲懷疑和恐懼的餘地。
我感覺到我正看到的是那個人最深刻的樣子。認知這點,會帶來一種強大的平靜感,療癒遂由此而生。
療癒意味著我們的身體、心智、靈魂,再度合一。 這種知道,並非是那種帶著點驕傲,「自以為是」的感受,隨著驕傲而來的必定會是恐懼,因為如果你覺得自己比其他人更優秀,那麼你就會採取防禦的立場,也容易遭致攻擊。
前述的「真相」,超越了表面現象的層面。張小姐在過去生中,由於曾濫用權力造成其他人的痛苦,在此生中有時也有專橫的表現。但是這些都是人格和行為的表面現象,並且是可以改變的。
當一個人的性格問題,一旦在一種更大的生命脈絡中被看見時,就沒有任何現象是固定不變,或不可能改變的。
它們並非是我們必須學習接受的天生瑕疵,而是在向我們展現,一直以來對「我們是誰」,以及「這個世界真正的樣子」的誤解。
為了看見真相,我們必須放下對人我,以及這個世界的既有信念。
這裡所說的「信念」是指關於「這個世界的樣子」、「我們是誰」的一組概念。
這組概念涉及好壞、對錯、有無用處的種種判斷,是我們所有看法的基礎所在,就是這些正面或負面的信念,將我們困在種種認知現實的模式中,並為生命設下各種藩籬限制。
很多時候,這些信念確實為我們帶來某種利益,但無可避免地,隨著我們意識的成熟和擴展,也會受其抵觸而感到被限制。儘管我們常忽略這些感受,但最終總會知道什麼才是對的,假使我們的信念,抵觸了直覺的一種正確感受─這種正確感,就是真實的表現─那麼,這些虛假的信念將會帶來巨大的痛苦和混亂,並阻礙我們去實踐生命本有的愉悅與合一。
放下那些並非真實的信念,那些限制性的信念也就自然脫落了。
真相的力量便會向我們展露更清晰的面貌,並產生引導的作用。
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明知故犯的時候,最後,就算得花上好幾輩子,我們終會承認這個錯誤而感到懊悔,但這又讓我們變得過於執著這份罪惡感,相信自己是個壞人,從此對那個錯誤的行為本身產生認同,因而限制了「真相」或「我們究竟是誰」的整個意象。
前述這個過程通常會以濳意識的方式存在,一旦我們在他人身上察覺到某種心念或行為勾起我們潛藏的罪惡感,便會直接對他人產生批判,這些常是來自前世我們不記得的經驗。
在這些隱而不現的影響下,我們很容易將任何感受當真。所以,你怎麼知道何者為真實,何者僅為虛假的信念呢?
有時,這的確不容易分辨,但真相永遠會帶來一種深刻的寧靜、安適的感受,而虛假的信念則通常會伴隨著某種恐懼或其他負面情緒,如貪婪、傲慢、嫉妒、排斥的感受。從更真實的層面來看,你一定會知道何者將帶來真正的快樂,何者又會造成痛苦,明瞭對錯的寬闊意義;而虛假的信念則會扭曲這份感知。
張小姐一再來找我,只是要確信自己並非是個壞人,進而捨棄虛假信念,成為一個快樂的人,也就是她真實本然的自己。我們的本自具足的圓滿,即為我們自身以及宇宙的真相。
但凡認為我們並非圓滿,即非真相,而此誤解也同時成了所有痛苦的來源。
當然,思索自身的圓滿,並非意指某種自誇不實的想法,或是說你的性格裡就沒有任何需要改善之處。可以說,在這種純然的「知」當中,展現出了你既有完整且良善的本質。 以這個非常視角去「看」,問題自動被解決,也許不是立刻見效,而且也不一定意味著我們無須嘗試改變自己的某些習性,但更清楚自己的本性,以這個「內在的看見」作為引導,能夠讓生命轉化過程更加快速、更加完整。
我很高興的向各位報告,她後來離開了那位已婚男友,也找到一位自己真正喜愛,同時可以發展下去的男伴,雖然讓自己接受這份喜悅和建立對男友的信任,仍花了她一些時間,但我聽說他們後來過得很好。她的同事更透露,因為這份新的關係,讓她連工作時也變得更親切。毫無疑問的,當我們能夠真正享受快樂,身邊的人也能從中獲益!
連絡布魯斯 0926-662-647
bruceallennow@gmail.com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